-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版面费[04/09]
-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投[04/09]
-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数[04/09]
-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04/09]
科普来了?|?阿尔兹海默症能否治愈?“胞内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创新药上市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位来自制药公司的企业家结合家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经历,提出了阿尔兹海默领域的行业痛点和难点。 “是否可以延缓阿尔兹海默病的产生,
“创新药上市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位来自制药公司的企业家结合家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经历,提出了阿尔兹海默领域的行业痛点和难点。“是否可以延缓阿尔兹海默病的产生,比如从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干预?”一位女士结合家人的焦虑提出了这个问题。
由于胞内菌在肿瘤细胞内的含量很低,蔡尚团队不断改良检测和染色方法,提高了灵敏度、信噪比和准确性,能够准确定位胞内细菌,创新性地采取多种抗生素和多种给药方式的策略,来特异性地清除肿瘤菌群,从而进行肿瘤菌群功能研究。
据悉,建设两年以来,西湖实验室已形成“4中心+5核心+4平台”的协同创新体系,在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蔡尚团队在2017年底的时候就从事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发现了胞内菌群相关功能。2020年以色列科学家和美国的科学家领导完成的一个大规模人群组织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癌症病人的组织里面都能够鉴定到一些细菌,这些细菌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也尚未揭示。上个月,蔡尚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 Cell )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首次证实了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多种独特的胞内菌,并揭示了它们对肿瘤转移定植至关重要。
蔡尚教授还告诉大家,肿瘤细胞在转移过程中,尤其是在循环系统中,会经历“液流剪切”的压力,这容易引起细胞死亡。但团队通过实验表明,如果细菌侵入肿瘤细胞,它可以给肿瘤细胞提供很强的保护作用。肿瘤细胞面临液流压力时,生存能力会提高5至10倍,其远端存活几率大大提高。“细菌入侵重塑了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以此来抵抗液流压力。”蔡尚解释说,“这些细菌其实对肿瘤是有帮助的,能帮助肿瘤转移定植。”
除了阿尔兹海默症等衰老相关研究,肿瘤机制也是西湖实验室的重要研究领域。现场,蔡尚以“揭示乳腺癌转移的新奥秘”为主题,以科普形式面向公众介绍“胞内菌”在肿瘤转移定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传统观念认为,因为免疫系统的存在,人体绝大多数组织器官(除肠道、口腔、皮肤外)内部处于无菌状态,肿瘤组织亦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研工具灵敏度的提高,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细胞内菌群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细胞新组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从上个世纪人类第一次发现阿尔茨海默症到淀粉样蛋白致病假说的提出,从γ分泌酶切割淀粉样蛋白的机制解析到发现载脂蛋白APOE4影响小胶质细胞激活,施一公院士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起源以及人类为揭示阿尔兹海默症的致病机制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分享,观众看到了施一公团队在阿尔兹海默症领域一次次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施一公团队在这一领域已深耕十余年,在Nature、Science、Cell、PNAS等顶级期刊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阿尔兹海默症究竟能否治愈?哪个方向可以见到特效药的曙光?这是施一公在报告结尾留下的问号,也是现场一位有着40年从医经验的人士提出的问题。
“我们走了很长的路,也许在隧道中快到尽头了。”施一公表示,很多科学家都在全力以赴地寻找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线索,他们也是几百、上千个这样的实验室之一,如今团队已经有了一个潜在的突破,如果这个突破被证实的话,也许可以帮助找到一些特异的小分子,保护小胶质细胞不被激活,从而避免神经细胞被清除,也许这就是希望之一。
施一公表示,可尝试已报道的多种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的干预方法,面对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也很重要。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网址: http://www.sysyjyts.cn/zonghexinwen/2022/0531/1343.html